厂家直营转经销商的操作细(上)
作者:黄静 292
黄静/卖场研究者
基于成本、资金、团队等等各种原因的考虑,有些厂商做卖场会考虑由原先的“厂家直供”转到由经销商代理,这种渠道经营模式的重大改变,不光会涉及到厂家工作重心的转向,还关系到厂家与卖场合作关系的转移。这也是目前令许多厂家十分头痛的问题之一。一来,操作起来很复杂;二来,或多或少会对厂家现有的销售造成影响;三来,一些经销商不愿意接手。就像任何一个社会转型期,都必将伴随着巨大的“阵痛”一样。厂家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变,也必然要经历脱胎换骨,才能重获新生!
厂家经营模式转变要考虑的问题
价格问题
价格因素对于渠道经营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如何在转变经营模式的基础上,不影响现有市场价格体系?厂家直供价格体系与经销商价格体系之间该如何协调?是每一个厂家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对此,各个厂家有自己的政策和考虑,但务必要以市场稳定为导向。
遗留库存
通常说来,在进行经营模式的重大转型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市场遗留库存问题。由于渠道模式变化会涉及到货款清算,现有库存商品就成了包袱。所以,厂家必须在转移市场经营权时,妥善解决好这些遗留库存。究竟是全部退回给厂家,还是直接转给经销商,还是直接在卖场清理掉,厂家必须拿出明确的处理意见。不然难免会发生价格和库存的混乱。
帐款问题
在厂家将经营权移交给经销商前,一定要把前期的帐款问题处理好。免得给经销商留下一个“烂摊子”!别给一些卖场借机钻厂家的“空子”——拖、赖帐款。所以,在进行业务交接时,厂家最好是将与卖场的前期帐款结清后,再转交给经销商。
费用问题
在和经销商进行业务交接前,厂家应把自己前期在卖场的费用情况向经销商做个说明。让经销商了解这家卖场的费用状况,当然要强调这是以前的情况,不代表以后的水平,鼓励经销商自己提高控制费用的能力。尤其是过渡期的费用该怎么算得向经销商有一个明白的交待。当然,也会涉及到经销商接手卖场之后,各项费用的分摊,让经销商心里有底,操作这家卖场到底能不能赚钱。
经销商的挑选
既然决定要转换成经销商来经营,那就要用心来挑选经销商,结合生意观念、人员操作水平、市场作业能力、客情关系、资金实力等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经销商,找经销商就象找保姆,要是找了合适的保姆,孩子就会照顾得很好,健康成长,欣欣向荣,反之亦然。
团队安排
厂家做直营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很完善的团队架构,从总部到大区到城市,业务员团队人数动辄成百上千的,如果转经销商来做的话,对接和服务的大部分功能都随之转移,有经销商去做基础维护了,那厂家业务团队的主要功能也侧重到品牌和市场维护,人数将大大缩减,对此,厂家也要提前想好处理的方案,是内部转岗、并入经销商团队、还是直接辞退,不把人安顿好,会引发大乱。
上部分说了厂家经营模式转变要考虑的问题,下部分会说接盘经销商的顾虑,以及如何给经销商要给干净的摊子。
黄静,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十余年的专业采购工作经历,从国有大型零售企业到外资大卖场,先后担任采购课长、采购经理、采购总监、培训总监等职务,在现代零售行业拥有较为完整的从业经历。在零供关系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供应商关心的采购问题、谈判问题、费用问题、合同问题、各类冲突解决问题有较系统的研究。 扩展阅读
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锻造 2025.11.05
对于厂家来说,提升业绩最快的办法就是招商,增加经销商数量,突破一千家经销商,哪怕经销商平均只有十来万的年度业绩,那也是过亿了。虽说品牌宣传和产品创新也能提升业绩,但速度上相对较慢。但是,若是厂家本身规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破 2025.10.21
公司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思想。若是老板的思想固束了,甚至是僵化了,公司也就进入停滞状态了,接下来,就看公司的底子有多厚,吃老本还能吃多少年。在计划经济时代,遇到问题就托关系找人来解决问题。在市场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赚钱吗 2025.10.14
经销商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靠产品的进销差价赚钱。按说,每个产品都要赚钱的,只是赚多赚少的区别而已。理论上来说,产品卖得越多,老板也应该赚得越多。但事实上会有两个问题:1.增量不增利。甚至是倒挂,也就是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招商之前的简单自我评估 2025.05.22
别再抱怨招商难招商成本高了,作为厂家,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招商体系,基本工作是否健全,细节是否到位,观念和措施是否有创新。1.是否有明确的经销商模型?2.是合作导向,还是贸易导向?3.是否有深入了解经销商
作者:潘文富详情
经销商终端建设的基本推进逻辑 2024.12.25
对于经销商来说,基于产品经销来赚差价,目前还是主要的盈利模式。这卖产品是通过终端售点来实现的,终端数量决定了经销商的销售业绩,而终端质量则是决定了经销商的利润。总而言之,终端售点,就是经销商吃饭的本钱
作者:潘文富详情
厂家心目中的理想化经销商 2024.08.08
几乎没哪个厂家的经销商群体是整齐划一的,几百个经销商就是几百种样子,各经销商的规模、实力、发展取向、管理能力、经营水平等指标千差万别。这也是经销商管理难的原因之一,一套管理体系,很难包容花色各异的经销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小型厂家的招商吸引力 7
- 2姜上泉老师:深圳环保 26
- 3经销商发展观的四个突 36
- 4经销商的所有产品都要 50
- 5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咨 20
- 6酒商对客户的服务从哪 57
- 7重庆通报“中标85万 27
- 8党建引领构建“舆情吹 30
- 9党建是破解网络舆情治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