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品牌理论发展的三个重心

 作者:石伟    235


    一个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取决于有无核心竞争力,建设一个差异化特色的品牌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有效的手段。

    “品牌”一词起源于1 9世纪早期西方社会,是由商标慢慢的衍生而来的。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中,品牌的内涵随着市场竞争的变幻不断深化,从突出功能上的利益,上升到突出心理上的利益,到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

    有的营销人员认为品牌就是标志和信誉,品牌管理的对象是品牌形象;有的认为品牌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关,核心竞争力就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品牌等等。一时之间百家争鸣,蔚为大观,中外学者专家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对品牌的分析和认识也不一样,以下是综合国内外的品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品牌的理解和试着对品牌所下的定义(如下图一)。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合适才是标准,当品牌管理系统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打上了中国本土化的印记;

  

    从上可以看得出,品牌的定义具有时代性,品牌的内涵从突出功能上的特点,上升到突出心理上的利益,到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专家们在理解上彼此之间有时还互相冲突,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定义品牌,都是建立在产品,企业,消费者三个中心为基础上来进行阐述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大多时候是同步进行的(如下图二)

    三个重心图示表明是从产品品牌内圈慢慢的发展到企业品牌中圈的;都是建立在消费者为基础之上的,围绕消费者整合个方面的资源,以企业品牌保障产品品牌的良性运作,以产品为核心保障价值链各个成员的利益。三个重心的品牌理论发展观浓缩了中国二十多年的品牌发展历史,推动品牌理论发展观的是外在环境的变化。

    一个品牌在建设中以什么为中心受企业当时所处环境的限制;脑白金是一个产品品牌,企业的经营围绕产品为中心;整个品牌建立的过程符合当时的市场环境特点,在刚推出时能把产品的功能炒作的好似无所不能,市场成熟时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抢先一步把自己定位成礼品市场的老大,连续几年都能卖好几个亿,演绎出一个保健食品品牌的传奇。

    海尔是企业品牌,整个企业的经营运作轨迹符合市场环境的变化,经营的中心围绕的是如何建立企业品牌形象。一开始作为国际一流的企业,振兴民族工业被国内广大消费者接受,在博取消费者信赖之后把经营范围延伸到小家电,手机,电脑等领域,在企业品牌的闪亮光环下,取得不错的成绩,演绎了一个家电王国的传奇。

    如果脑白金在当年想炒作企业品牌,结果可能是资金用完了市场还没能启动。如果海尔当年只盯在主业产品电冰箱上,没能把海尔企业推广出去的话,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国内大多数企业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是围绕产品,企业,消费者三个重心经营管理,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使企业建立的差异性竞争优势在慢慢丧失时,企业会寻找新的方法创建核心的竞争优势,新的品牌管理方法是建立在以产品,企业,消费者为重心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使企业能够保持自己特色的竞争优势超越和区隔竞争对手,发挥出品牌的价值,达到阻击一些国外品牌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待续)

 推动,品牌,理论,发展,三个

扩展阅读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破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局并非偶然,其发展阻滞本质是系统性的战略失衡——既暴露了企业基因中的内生性缺陷,又折射出外部生态的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推动中小企业突破发展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盛战企业设计是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核心手段,通过系统化的设计思维优化组织结构、战略定位、资源分配和商业模式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