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通道体系设计的五个关键问题

 作者:彭辉    292

建立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对企业和员工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企业来讲,企业必须要充分发挥对员工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使员工朝着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方向不断发展;对员工个人来讲,员工希望通过职业发展的引导,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
  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通道体系方案,应该主要包括通道的设置、通道内部层级的划分、各层级职数或比例控制、各层级的任职资格标准确定、职业发展路径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笔者拟从上述五个关键问题入手,结合管理咨询的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职业发展通道的设置
  职业发展通道的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所谓从实际出发,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去考虑:
    1. 该企业设有哪些岗位,根据这些岗位的工作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这是职业发展通道设置的基础,只有在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以及每个岗位的特点之后,才能根据经验和专业判断,给出初步的归类。
    2. 岗位的重要程度。在对一个企业的岗位进行初步归类之后,还需要考虑各类岗位对于企业的相对重要程度,一般而言,如果某类岗位是实现企业阶段战略目标的关键类别岗位,就应该单设一个通道,反之,如果某类岗位的重要程度不高,则可以与其他类似的岗位类别放在一起管理,增强职业发展通道的针对性,降低管理成本。
    3. 岗位数量的多少。在考虑上述两个方面并给出初步的归类之后,还需要比较一下各类岗位数量的多少,是否足以设置一个通道。现实情况是某些岗位具有独特的工作特点,而且相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比较高,但有可能岗位数量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单设一个通道。
    4. 各通道间的岗位是否能够保持相对的独立。如果是设置不同的通道,那么通道间应尽量避免岗位重合,避免某些岗位既可以归入A通道又可以归入B通道的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出现,那么在通道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放在一个通道抑或对这些岗位的归属给出明确的界定。
  以勘察设计企业为例,同样性质的企业,业务特点类似,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笔者在实际咨询实践中有过多种不同的设计:如三通道的设计,分为企业管理通道、项目管理通道、工程技术通道;四通道的设计,分为企业管理通道、项目管理通道、技术管理通道、工程技术通道;六通道的设计,分为行政管理通道、经营管理通道、项目管理通道、技术管理通道、设计咨询通道、研究开发通道等。
  二、通道内层级的划分
  在通道设置基本确定后,就需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单个通道内层级如何划分。一般来讲,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考虑通道内岗位的特点、各岗位上岗人员的情况等,不同的通道在通道内部大的层级划分上会有一定的区别,如企业管理通道,公司级的领导可以划为一个层次,部门级的领导可以划为另一个层次,一般员工可以根据资历、经验等划为几个不同的层次。通过层级的划分,目的就是为了给所有的员工一定的上升空间,以利于员工自身的职业发展,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员工所在的层级,有效区分关键岗位和骨干员工,为日常的员工管理和制定与员工发展相关的政策制度时提供依据。
  

 职业发展 五个 通道 关键 体系 职业 设计 发展 问题

扩展阅读

随着“知本时代”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关注个人成就感,越来越注重个人职业发展,,而企业也为赢得人才、留住人才,实现平衡发展与人力资本的最大化,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受到重视,并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者:李庆军详情


在营销领域,数字一词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  对于未来的数字营销,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先生在刚刚落幕的Digital Asia Festival上,与《成功营销》分享了他

  作者:李欣详情


炖品醇香浓郁,米饭松软有嚼头,蒸物原汁原味……科技发展让越来越多人可以轻松享受精致生活,想要食物更好吃,现在可以不靠经验,小巧精致、高效节能的“聪明”厨房烹饪家电就能做到。厨房小家电产品朝着多元化、

  作者:李欣详情


前言  不久前,广东某咨询顾问公司针对职业经理人进行了一项市场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在目前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富人、小资和穷人的认识标准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其中的一个具有戏剧性的结果不免得令人

  作者:冯建军详情


这里指的小型店不是连锁店,就是最原始的私营小店,诸如烟酒店、母婴店、床品店、化妆品店等,原本也是老板自己值守,后来是因为忙不过来,才开始考虑要请店员。当然了,外请的店员数量也少,一般也就1-5位之间。

  作者:潘文富详情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撑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数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业要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然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仍

  作者:王京刚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