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是买,细分是增

 作者:刘悦坦    716

近日,到帕默帕尼卡公司进行品牌策划的提案。

    这是一家美国独资的生产石榴汁的企业,产品质量非常好。提案开始,先播放了我们之前录制的《从把手理论到层境战略》的视频节目,下面DBD品牌营销机构刘弘毅总监把近期市场调研的情况做了汇报。

    下午,进入讨论阶段,客户对我们的提案非常满意。

    在听取了客户方各位相关领导的意见之后,我做了两条总结。

    第一,营销是买。

    这个世界上最长的距离是从顾客的钱包到我们的钱包之间的距离,顾客都是小气鬼,他们不会主动去看你的广告,跟不会轻易去买你的产品。客户产品作为一种品质很好的果汁饮料,由于成本的原因,价格自然不会太低。那么,怎么办呢?

    营销的本质不是卖,而是买。只有先给消费者提供什么,我们才能得到什么。必须给消费者制造一种别无选择的状态。因为顾客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会忠诚。

    如何让顾客愿意高价买我们的品牌?只有顾客付费时,觉得值了,我们的产品才能卖得出去。当时举到了我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五星酒店一个例子。酒店很高档,价格自然不菲。我一度对酒店的高价耿耿于怀。但是有天,当我从酒店房间浴室洗浴完出来时,带着满身水珠,哆哆嗦嗦的去拿毛巾时,当我的手接触到毛巾的一刹那,我的感觉改变了——无论酒店价格多少,我立即觉得值了。为什么?因为毛巾竟然是热的。原来放置毛巾的架子是电加热的,维持毛巾恒温。当一条热乎乎的毛巾披到哆哆嗦嗦的身体上的时候,那种温馨和尊贵感,让我觉得花多少钱都值。这种感觉无独有偶,当我在美国看3D《阿凡达》的时候,面对如梦如幻的画面和震撼心脾的场景,我也曾觉得,或多少钱买票都值!

    我们的品牌也应该如此。

    第二,细分是增。

    市场细分,是营销学中一个基本的不能再基本的概念了,也是品牌策划者们基本的不能在基本的策略了。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市场细分的真正含义。

    细分有两种,过去的细分是切割,越分越小,求得碎片市场的生存。21世纪的细分是增加,不断整理碎片,把非目标消费者都变成目标消费者,以便求得更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过去说过,20世纪的营销理念就像一个娇小姐,吃饭很挑食,只吃最好的瘦肉,不吃肥肉、不吃青菜,以免付出发胖的代价。这就是细分,选择目标客户。但是到了21世纪,竞争已经激烈到不容许再竞争的程度——已经没有吃的了。别说肥肉、青菜,就是过去无人问津的树皮都要剥下来看看能不能吃。所以,这时的细分,不是盯着一块碎片,而是整合更多的碎片。

    7喜岑经提出“非可乐”的概念,这是切割市场,求得“非可乐”的一片碎片,于此不同的是,ZARA把一年由4个季节,细分为20个季节,这就是拓展,一年四季,你才能买几套衣服?一年20个季节,如果在第18季节,你还在穿第15季节的衣服,你就OUT了,这就促使人们一年多买5倍的衣服。《读者》过去是月刊,现在是旬刊,这中细分,一下子扩大了3倍销量。

    在21世纪的今天,谁要是还以为细分是减法,那就真正OUT了。
 

刘悦坦
 细分 营销

扩展阅读

  10月23日消息 在第四届网络营销大会上,清华大学总裁班特聘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认为网络营销不是单独宣传,而是趣味性的东西,渗透每个环节。刘东明总结了网络营销的三个层次:第一是积极围观,第二热情打酱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2025.08.12

2010年,互联网上最流行一句话: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0000,你就是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全国性报纸;超过100

  作者:刘东明详情


“资生堂”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这一名称正是资生堂公司形象的反映,是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先锋。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

  作者:刘东明详情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随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通微博服务并大力推广,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化媒体,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微博的发展和影响推动了新的新闻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