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薪酬,你最关注什么

 作者:胡八一    823

那么,那些经济效益不好,人力成本偏高、整体工资水平又不高的企业又该怎么办呢?对他们而言:涨工资——企业已经捉襟见肘;不涨工资——面临员工流失和不满。对此,刘春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和员工都需将心比心,领导层坦诚地告诉员工企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企业的改进措施和对员工的期望,在困难时期通过企业文化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不公开的方式,只给核心人员涨工资。但这只能是一种临时性措施,必要时也可采取裁员增效办法来增薪。
  3.薪酬与物价平衡,路有多长?
  有专家评论,基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换来的必定是低收入阶层生活状况的恶化。温家宝总理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工作,其中有一条措施是,“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可见,在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下,要打破物价上升的预期是比较困难的,尽管薪酬与再分配会进一步影响物价,物价上涨与收入分配之间有互相震荡加强的作用。
  南方某报业评论专家指出,薪酬与物价的平衡,还有待政府的调整,着重要加强以下3方面的工作:
  一是使工资上升正确地反映出市场效率,成为正面激励机制,而不是特权阶层的红利;
  二是使中低收入阶层薪酬水准的增加幅度可以抵御物价上涨的压力,通过社会保障、最低工资制度等保证中低收入阶层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三是政府正确评估物价以及居民收入增长,避免统计数据偏颇,正视潜在的通货膨胀,从而采取与现实契合的经济政策。
  二、年终奖是否应该透明?
  企业以年终奖的形式对全体员工一年的业绩加以特殊酬劳,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一种惯例,目前国内各类企业也大都有此“规矩”。过去,企业年终奖的发放比较简单,通常是以企业当年的经营状况为依据,根据不同的职务级别简单地划分出几个等级。一般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拿一种奖金,而一般员工则统一拿相同数量的奖金。
  应当说,以往年终奖是否应当公开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原因之一在于当时企业在奖金分配方面的自主权并不是很大,除了职务的差异以外,并不存在其他导致奖金差异的因素,也就不存在攀比的问题。原因之二在于企业管理水平实际上还处于粗放阶段,尤其是对不同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缺乏一个相对客观和科学的判断标准。因此,即使企业明明知道有些员工比其他员工一年的贡献更大,也往往很难用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加以衡量。因此,企业往往宁愿装装糊涂,乐得省心省事。
  1.难题:年终奖是否公开?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以及相应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保留核心和关键员工,开始把年终奖的发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报酬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不仅大大提高了年终奖的发放力度,同时也对年终奖的分配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年终奖的发放方案除了考虑企业和部门的绩效因素外,同时还将员工当年的工作绩效或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作为确定个人年终奖数量的一个重要变量。也就是说,当前年终奖的发放将会比过去更为个人化,同一级别员工之间的年终奖差距可能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不周或设计不合理的年终奖分配方案往往会在企业中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一旦某种带有缺陷的年终奖发放方案付诸实施,并且员工们清楚地知道彼此之间的奖金数量差距,那么一些自感得到不公平对待的员工必然会做出一些对企业不利的反应,比如大吵大闹、在外界散布对企业不利的言论、情绪消沉、发牢骚、来年工作消极甚至辞职等等。我想,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顾虑,许多企业才在年终奖的个人发放金额是否应当公开的问题上显得犹豫不决。
  2.年终奖不透明的不良影响
  由于年终奖奖励额度比较大,授奖面宽,又处在新旧年度交替的时间接口,因此对职工的心理影响较大。一个企业的年终奖分配一般有三个层次:即公司一级、中层管理人员一级和一般员工一级。其中重点是一般员工的分配问题,诸如按劳分配原则是否得到体现、分配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领导办事是否公道等问题在这一分配层次上表现得最直接、最明显。
  如果企业在分配过程中仅是少数人制定政策,少数人操纵,遮遮掩掩、若明若暗,小道消息满天飞,势必会造成职工的思想混乱,给企业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才能保证分配公平呢?我认为除了在制定年终奖分配方案时做到科学合理外,保证分配诸环节的公开透明至关重要。
  分配公开透明是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分配政策、分配方案和分配结果公开,在每一个环节都让职工明明白白,有意见能够及时沟通。
  笔者曾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从事过劳动管理工作,按照外方总经理的意见,我们曾对管理人员试行过“模糊工资发放方式”。初期,员工能够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但久而久之,“暗箱操作”就变成了“公开的秘密”。有些人转而热衷于打听、议论,虽然慑于制度的威严不敢直接讨“说法”,但在工作中消极疲塌,效率下降。可见,这种模式使劳动者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行为与群体行为的比较效应,工作目标模糊,行为修正能力差,上下级、同事之间也容易产生隔阂。
  3.年终奖为何又要保密呢?
  有人认为,有秘密才有艺术,年终奖不应该公开。在西方经济学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成功的经理如同是一个具有娴熟技艺的人分蛋糕,能使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获得了最大的一块。这正是不透明制的妙处所在。
  员工在拿到年终奖后,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做出一个比较的价值判断,即用自己的标准来对所得报酬与投入量的合理性做出评价。这种比较分为两种: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横比,即与自己以前相比。我们应该清楚,员工对自己所得报酬的心理预期是刚性的,它一旦达到某一水平后就难以再消减。作为公司方面确实也应该随着公司的发展而增加员工报酬和奖励;而纵比,即与别人相比。人们总是倾向于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投入而过低地估计自己所得,对别人投入和所得的估计则正相反。正是由于这种主观的心理作用存在,使企业即使在分配上做到客观公正,也很难使人满意。况且在实际工作中,领导也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这就很容易挫伤员工积极性或滋生投机情绪,对公司的下一周期运转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让员工在年终奖的多少上去做横向比较,对公司是有害而无利的,它只能降低公司的凝聚力。因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暗中分发,单个鼓励。
  再者,员工总愿意将年终奖的多少与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联系起来。如果实行透明制很容易给低报酬者造成心理压力,这种公开场合的压力不仅很难转化为动力,而且能够极大地损害他们安全、归属的需要,从而产生冷漠、忧虑、固执、妥协情绪。
  也许有人会说,透明制能给报酬高者更大的激励作用,不过这一缺陷完全可以通过领导者在私下分发年终奖时到位的言语鼓励和沟通来克服。因此,年终奖不透明制是一个积极又稳妥的方法。
  

胡八一
 薪酬 关注 关于 什么

扩展阅读

有一次,我们在做企业年度复盘时,老板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年增长不错,但总感觉员工心没跟上,公司气氛有点松散。”这其实并不罕见。很多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忽略了一件事——薪酬不是配角,它本质上是战略的放大

  作者:刘伶详情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难?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中小企业转型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问题,其背后涉及内外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关键原因是:一、 资源瓶颈资金短缺 多数中小企业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 盛战

  作者:王韵壹详情


新店开张,肯定要热闹几天。来帮忙的伙伴,自家亲朋好友,多年积累的社会关系和客户资源,被免费小礼物派送吸引进来的路人,各色人等在店里摩肩擦踵。无论是大红还是小红,新店开业前几天,营业额总是要红几天的。不

  作者:潘文富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年初欣闻腾讯入股京东,心想正是优势互补;5月份,几经曲折的京东终于在纳斯达克上市,深感不易;9月份,发现京东在微信上的一级入口上线,并大派红包,欣然加入红包军;中秋节尝到了微信广点通中京东商户的美味大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