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洋:品牌延伸是一种趋势

 作者:乔春洋    536

乔春洋:品牌延伸是一种趋势

在过去的十几年,品牌运作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品牌延伸。比如,从黛尔香皂到黛尔体香剂,从救生圈糖果到救生圈口香糖,从可丽舒卫生纸到可丽舒面纸。美国的万宝路,除了以前的香烟,还有现在的运动鞋、运动衣。可口可乐,上百年来只有一种饮料,现在也延伸了——内线延伸(Line Extension),先后推出健怡可乐、儿童可乐、无咖啡因可乐等。法国名牌鳄鱼,从最早的衬衫延伸至T恤、儿童套装、网球拍、网球鞋、休闲鞋、运动包、太阳镜等。长期以来索尼都是视听类硬件品牌,它也尝试了几次产品范畴的跨越,包括对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昂贵投资,以及后来向计算机领域和电脑游戏软硬件领域比较成功的进军。截止至2001年,索尼的游戏软硬件已经为公司带来30%以上的利润。电影与电脑游戏都属于娱乐领域,现在却占据了索尼的品牌中心,而它曾经严守小家电产品领域。
国内的品牌延伸现象也尤为普遍。著名的海尔品牌从品牌冰箱延伸到冷柜、空调,再到洗衣机、电视机,现在已扩展到电脑、手机、微波炉等产品。TCL从电话开始发展到电视机、冰箱、手机和电脑等。食品饮料行业的品牌延伸也红红火火。最著名的当属娃哈哈,它从儿童营养液开始,不断延伸,有了果奶、AD钙奶、纯净水、平安感冒液、八宝粥、绿茶、红茶、非常饮料、牛奶等。其它行业如制药、服装等品牌延伸也已成为大势所趋。
所谓品牌延伸就是指企业利用现有成功的品牌,推出新产品,扩大品牌所覆盖的产品集合或延伸产品线,使其尽快进入市场的整个品牌管理过程。它是品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品牌营销的策略和工具,是品牌防御性和进攻性的集中体现,是对品牌固有价值和消费者消费惯性的充分利用,是企业对整个品牌资产的战略性应用。品牌始于产品,又高于产品,是文化的象征,是价值的体现。品牌延伸之后,不同的产品共享成功品牌的“光环效应”,既有利于产品营销,又能推动品牌发展。
品牌延伸既有企业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从企业内部来讲,强势品牌一般都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丰富的企业资源、畅通的营销渠道和较高的管理水平,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可能,也为品牌延伸提供了可能。从外部来讲,市场与消费是促使企业品牌延伸的主要原因。当主导产品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市场饱和,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或者与对手竞争激烈,形成僵持状态;或者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需要更新换代。这些都会促使企业作出品牌延伸的决定。
相对而言,西方工业化国家品牌延伸起步早,发展快,而且越来越普遍。品牌延伸已成为强势品牌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一张王牌。一项针对美国超级市场快速流通的商品调查显示,过去10年来的成功品牌(产品年销售额在1500万美元以上),有2/3是品牌延伸的结果,而不是新上市的品牌。品牌延伸就像当年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亚欧大陆一样,席卷了整个市场营销界。中国的品牌延伸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向前发展,方兴未艾,渐成燎原之势。

乔春洋
乔春洋乔春洋,管理资源网专栏人物,品牌战略研究专家、品牌营销实战专家、诗人2011中国十大品牌专家。诗歌思想纯正,格调高远,激情奔放,意境优美。散发着青春的魅力,折射出时代的光芒。
 是一种 延伸 趋势 品牌 一种

扩展阅读

如今电子商务已经日益风行,服装自然不甘落后,日益成为网购第一大类商品。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服装品牌纷纷“触网”,开始布局网络销售渠道。北京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刘东明老师解释说,尽管现在服装企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各行业所看重,正如专家所言,企业如果不加强培训,那么企业就会在与其他企业的较量中死去。于是国内培训业

  作者:刘东明详情


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把握市场趋势作者:中国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企业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企业设计定义未来深刻体现了现代企业在面对快速变化市场环境时,如何通过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来塑造和引领未

  作者:王韵壹详情


PC突破了空间轴的界限,移动互联填平了时间轴的鸿沟;在这个岁末年初的晨昏交界点,我们清晰的嗅到移动互联网营销将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平台巨头移动端角力加剧,用户争夺战时时可见,谁将问鼎天下?APP朝生暮

  作者:刘东明详情


大趋势总是鼓舞人心的。2014年已经走完一半,进入下半场,大趋势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力量愈加不可忽视。笔者刘东明简单分享2014中国网络营销大趋势观点,也期待更多的观点百家争鸣。一、4G王的盛

  作者:刘东明详情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2013年一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在这一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大数据风靡全球,冲击传统银行业陈旧的信贷和服务理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都推出了自

  作者:刘东明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