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快乐文化”

 作者:祁茂林    403

企业文化如果要培养像狼群一样敢于拼搏的团队,这太残酷了,社会会因此而不安;企业文化如果要培养像狗一样忠诚的客户群,这太市侩了,排他性会妨碍社会的进步;企业文化如果要培养像铁板一样严密的组织机构,这太封闭,社会会因此而支离破碎。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天理的法庭上俯瞰人间,就不难发现快乐是最重要的。

  现代人太痛苦太紧张,有太多压抑,这个世界有10亿人未能温饱,有数百万人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有4万人死于饥饿,有几百万人饱受压迫或各种疾病的煎熬。就大多数人而言,也是不如意的事常十有八九,人们在竞争的高速公路上你追我赶,结果发现自己得到的远不如失去的多而痛心疾首;不少人因为户口问题、就业问题、孩子读书问题而苦恼;不少人因为体重没有减下来而垂头丧气;不少人因为聪明得迟又老得太快而懊恼……这个世界多么需要快乐啊!如果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企事业单位都来创造和推动“快乐文化”,那么整个世界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哲人奥修说:“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东西。”你送给别人快乐,别人也回报你快乐,大家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这种理想主义不仅仅是宗教的,而且是全人类的。美国之父林肯把追求快乐写入了《独立宣言》;马克思提出要解放全人类,建立“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简直是一个极乐世界。我们做企业,不仅生产令人快乐的产品,还生产令人快乐的精神文化,这才是企业的卓越所在。如果每个企业都朝着这一方向构筑自身文化,那么人们就不用为假、伪、劣产品或服务痛心疾首,不用为一些矛盾纠纷而生气,不用为个人的生存危机而恐慌。创造快乐人生决不是虚幻的梦想,其实它是实实在在,可以做得到的。

  首先,快乐是一种心情,心情是可以调整的。只要员工感觉受到公平对待,心理就平衡;知道工作环境安全适宜个人发展,心态就正常;所见一切均赏心悦目,心境就靓。人在心花怒放时,目中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乐也就在其中了。员工心中每天都有一片阳光,所产生的力量和效率是“赶鸭式”管理望尘莫及的。心情不好,人就根本不可能有积极性、创造性。快乐文化是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象征。

  其次,快乐是一种态度,态度是可以改变的。没有人不想快乐,但往往乐不起来,原因是做人艰难,有太多的困扰,所以一旦有意外的收获就表现出快乐,当美梦成真则会乐不可支。做人可以寻欢作乐,也可娱乐他人,更可乐人之乐。可见,快乐不快乐全在于外界的影响,于是乎就有喜形于色、格外高兴、哑然失笑、大笑不止等现象。既然快乐是互动的,企业就完全有必要营造快乐的氛围,传递一些快乐的信息和愉悦的眼神,给员工多一些惊喜等。公司得到的回报将是员工忠肝义胆爱企业,工作乐而忘返。

  最后,快乐是一种选择,选择是自由的。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快乐,人们大可以从自身条件出发去选择不同层面的快乐;快乐无贵贱,都是奢侈品,享受快乐要付出代价;谁都有权利快乐,但谁也不能无限拥有快乐;奈不住寂寞,经不起快乐的诱惑,说明人的本质需要快乐。企业选择快乐意味着企业有能力付出,员工选择快乐意味着员工准备付出。得得失失就是生活,如果得大于失,就产生了快乐。
 快乐 文化 生产

扩展阅读

本案例选自《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案例卷,日化时尚类)。《中国网络营销年鉴》是中国网络营销第一部案例年鉴,由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中国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认证课程研发中心主任刘东明主编,中国电子商务

  作者:刘东明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习惯势力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是最大的。正所谓陋习不破,文化难立。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先生认为,一旦企业文化被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内化,就是会形成强(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

  作者:邓正红详情


从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amp;软实力amp;(Soft Power)概念以来,国人广泛关注。在十七大报告中,软实力以amp;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mp;的表述形式出现,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还包括am

  作者:邓正红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资源是邓正红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的第二大战略要素,也是企业基本生存的根本保障。纵观企业未来生存,虽然核心生存目标超越基本生存,但是,追求核心生存目标必须立足于基本生存对资源的持续整合,也就是说,整合资

  作者:邓正红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