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迟到一半是管理者的原因

 作者:高承远    413

网络上关于时间管理的词条达到8,320,000条,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呢?生活、工作等各个维度迟到的情况比比皆是。小到朋友聚会吃饭,大到国际高端会议,正式的如员工上班时间,非正式的像一些个人性质的团队活动,迟到的现象随处可见。

当然,迟到的人肯定会解释一大堆生死攸关的理由,但是这种迟到现象却无法根治。而且我们发现,在一些会议及经常性的活动中,有些人经常性、甚至是习惯性迟到,笔者分析了一下,员工开会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确实有急事耽搁。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意外状况的发生,由于现代生活的高节奏、紧安排,确实一些意外的发生会使得我们不得不迟到。这种情况虽然在每个人上表现为极为个别的偶然现象,但从整体而言,确实具有概率的整体意义,尤其是对于比较庞大的组织。

第二、消极怠慢。由于员工对于会议的抵触或者是排斥,自然导致对于会议的不重视,这部分员工大多对于工作本身也比较消极应付,自然导致经常性迟到。

前面的两种原因,第一种由于不是员工的主观原因,其本身也具有不可控制性,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注意提前通知,做好安排,使员工有时间去提前协调一些重要的事情。对于第二种,由于主要属于员工的主观怠慢,管理者要提高开会效率,注意讲实话,讲深思熟虑的话,讲-全球品牌网-自己相信的话,讲对员工有用的话。同时,加强对于企业员工时间观念的培养,形成企业独特的、高效的时间管理理念与文化。

但是对于下面这种情况,管理者就要注意应对,恰当处理,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员工的错误。

第三、系统性迟到。我们来看看这个情况:我们通知下去是8:30开会,一些做事严谨,积极进取的人可能8:20或者8:10甚至更早就准备去会议室了,一些守时的人很可能8:25分左右就到了,还有一部分“争分夺秒”的分子刚好8:30或者8:31就来了,还有一部分人8:40甚至更晚才慢慢悠悠的姗姗来迟。

管理者看到这种情况,经常地做法是如果不是很紧急救稍微等一下,因为有些人确实可能是因为有紧急的事情去办。这样,8:30的会议就推迟到8:40 甚至更晚,这样好了,经过这么几次,那些争分夺秒的员工就会默认为开会时间是通知的时间加上10分钟,那么,以后的会议,他们会自动修正时间,严谨的人一般还是按部就班的到来,姗姗来迟的那一部分群体会在修正后的基础上得寸进尺的迟到,为了应对这种状况,管理者不得不提前通知,把8:30的会议通知在8:20或者更早,然后怡然自得的暗爽“嘿嘿,你们迟到的时间我已经预算了”。

这样的系统貌似很好,但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首先,那一部分做事严谨的分子的一些时间就要造成经常性的浪费,殊不知,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其次,整个组织的反应系统将习惯性滞后一定的时间,遇到一些紧要三关的问题,管理者很难应付整个已经产生抗性的系统。我们知道,现代的企业会遇到许多突发的、需要快速反应与处置的状况,这种滞后是非常不利于组织的长久发展的。

对于这种系统性的滞后,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因为这很重要,也是经常性的,长期性的工程,管理者要注意以身作则,形成时间观念,影响周围的员工,形成守时的文化,这样的企业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高承远
 管理者 迟到 一半 员工 原因 管理

扩展阅读

DAMA国际数据管理专业人士认证(CDMP)与中国数据治理工程师认证(CDGA)是数据管理领域两大权威资质,分别面向国际与国内市场,共同推动数据治理人才专业化发展。CDMP认证由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

  作者:IT直通车详情


看起来,接下来的20多年里,俄罗斯的政坛没有悬念,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先后再干12年总统,算上己经过去的12年,他们将主导俄罗斯整整36年! 尽管西方表示对民主的担忧,但梅普就像一对彪悍的袍哥,视非议如草

  作者:桂旭江详情


《管理思想如何amp;落地amp;》整体分5个部分:  管理思想为何很难amp;落地amp;; 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执行力的角度分析如何amp;落地amp;;  从

  作者:耿启亮详情


现在许多企业的amp;企业文化amp;仅仅作为一种工具制造出来,非但没有解放生产力,反而成为职工精神上的枷锁,企业前进中的阻力。企业文化完全失去了amp;文化amp;的特性,失去了它来源于人又服务于人

  作者:邓正红详情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导师在苏州主讲第247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3天2夜方案训战营。中集集团、中盐集团、中国建材、花园集团、深南电路、中原证券、空军装备5720等多家大型企业

  作者:姜上泉详情


考核,是员工付出和收益之间的一个动态评估机制。理想化的结果是劳资双方都满意——员工活没少干,老板钱没少给。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公司的考核机制很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老板总觉得花钱养了一帮废物,而员工

  作者:潘文富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