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办企业筹划要看清税法
257
因符合条件的新办企业有许多税收优惠(包括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等),许多纳税筹划方案就针对这一点来操作。许多享受完新办企业优惠后的老企业在重新注消后,再次成立新的企业骗取税收优惠,钻税法的空子。
税务总局、财税部在2006年先后下发了两个文件《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的通知》和《关于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执行口径等问题的补充通知》,从几个方面强化了新办企业的认定标准,有效地堵住了新办企业的税法漏洞。
部分纳税筹划人员对上述两个文件研究不够深入,打税法的“擦边球”,结果企业付出了不菲的“税务顾问费”,得到的是“偷税不成反赔上滞纳金和罚款”。
下面,笔者结合两个纳税筹划案例和相关文件的规定,分析一下所谓的“新办企业”不符合“税法的新办企业”条件,不能享受税收优惠的案例。
案例一
摩天建筑公司共有职工200人,其中,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12人,管理人员8人,其余为建筑工人。2007年,该公司实现建筑业收入5000万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500万元。
在纳税筹划前,该公司2007年应负担的相关税费为330万元,其中
(1)、营业税:5000×3%=150万元。
(2)、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150×(7%+3%)=15万元。
(3)、企业所得税:500×33%=165万元。
纳税筹划方案:根据《关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为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凡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占企业总人数60%以上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本例摩天建筑公司的股东可投资新办甲公司和乙公司,然后将管理人员和军队转业干部转移至甲公司,将其余180名建筑工人转移至乙公司。甲公司可专门从事建筑业总包业务,然后将施工劳务分包给乙公司,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由甲公司负责提供。
仍然以2007年度数据测算,假设2007年甲公司取得建筑业总包收入5000万元,其中分包给乙公司1000万元(施工劳务部分),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为400万元,乙公司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按此方案实施后的税收负担为:
1、甲公司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比例达到60%,因此,可免征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2、乙公司的税费负担为66万元,其中(1)、营业税:1000×3%=30万元。(依据《关于劳务承包行为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规定,“建筑安装企业将其承包的某一工程项目的纯劳务部分分包给若干个施工企业,由该建筑安装企业提供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并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劳务由施工企业的职工提供,施工企业按照其提供的工程量与该建筑安装企业统一结算价款。按照现行营业税的有关规定,施工企业提供的施工劳务属于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因此,对其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建筑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2)、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30×(7%+3%)=3万元。
(3)、企业所得税:100×33%=33万元。
3、甲、乙两公司的税费负担为66万元(30+3+33)万元。
纳税筹划的效果:税费负担减少264万元(330-66)万元。
上述纳税筹划方案表面上看是天衣无缝,其实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的新办企业的标准,上述纳税筹划方案是有纳税风险的。
依据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做如下处理:符合条件的新办企业,其业务和关键人员是从现有企业转移而来的,其全部所得不得享受新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该方案的涉税风险为:上述摩天公司的业务和管理人员等转移到甲公司,税务机关可根据上述规定,利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甲公司不予认定为新办企业,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值得说明的是,根据《关于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营业税优惠政策管理的通知》第二条:“原有的企业合并、分立、改制、改组、扩建、搬迁、转产以及吸收新成员、改变隶属关系、改变企业名称和企业法人代表的,不能视为新办企业。”
规定可知:上述纳税筹划方案中甲、乙两公司不属于上述的“不能视为新办企业”的几种情况之一,可以作为新办企业,享受新办企业的营业税税收优惠。
甲公司年节约营业税及附加为4000×3%×(1+7%+3%)=132万元。考虑节约营业税及附加后新增的应纳企业所得税额为44万元(132×33%),该方案节税金额为88(132-44)万元。
综上可知,上述纳税筹划方案将原公司的业务一分为二,达到新办公司享受税收优惠的目的。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新办公司将不能享受税收优惠;在营业税方面,鉴于目前的税收政策规定的不够具体,尚可享受税收优惠。
案例二
甲公司是一家财税咨询公司,2006年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甲公司的股东另外设立了乙财税咨询公司(2006年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和丙公司财税咨询公司(2006年根据《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免征)。
为规避甲公司33%的企业所得税高额负担,甲公司采用了所谓的“纳税筹划”手段。
2006年甲公司利用所控制的乙和丙两家财税咨询公司,将取得的劳务收入转移到互为关联的丙免税公司,共计转移应税收入810万元。
1、2006年6月,甲公司协同丙公司与吉祥公司签订代理业务协议书,同年7月出具加盖“甲公司”印章的审计报告,由丙公司开票收取460万元的代理费。
2、2006年11月,甲公司协同乙公司与如意公司签订代理协议书,由丙公司作收入并出具发票50万元。在此期间,一直由甲公司委派单位员工负责该项代理业务的实施。
3、2006年6月,甲公司协同丙公司与正大公司签订代理协议书,丙公司收取代理费300万元。在此期间,一直由甲公司委派本单位员工负责该项代理业务的实施。
此方案转移收入810万元,扣除成本费用税金等后,应纳税所得额为765万元,表面上节约企业所得税金额为252万元。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丙公司的业务是从现有企业转移而来的,并不能享受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此纳税筹划方案产生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甲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给予甲公司的处罚为:
1、补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照本条例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甲公司的所得收入应补缴企业所得税。甲公司应补缴企业所得税为252万元。
2、滞纳金: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的规定,对甲公司少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应缴滞纳金28万元。
3、罚款: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甲公司上述行为是在账簿上不列收入的行为,后果是少缴应纳税款,属于偷税,偷税金额为252万元。根据甲公司的行为性质和造成的严重后果,税务机关给予其4倍的罚款,金额为1008万元。
上述三项合计总金额为1288万元。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明显看出,纳税筹划方案要建立在符合税法规定基础上才能获得成功,不符合税法规定的纳税筹划方案充其量只是个“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
值得说明的是,2008年实施的《企业得所税法》在第四章《税收优惠》中已取消了上述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了。
扩展阅读
姜上泉老师降本增效:第258期食品企 2025.06.12
2025年6月5日—6月8日,姜上泉导师为6家食品企业的80多位经管人员赋能第258期《利润空间—降本增效系统》4天2夜工作坊。6家食品企业由本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带领销售、技术、采购、生产、质量、财经
作者:姜上泉详情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 2025.04.18
企业的成功是设计出来的:从偶然到必然的系统法则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商业世界中,诺基亚的陨落与苹果的崛起形成了戏剧性对照:前者曾占据全球手机市场40份额却轰然倒塌,后者用一部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 2025.04.16
企业设计帮助中小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作者:企业设计专家导师盛战咨询公司董事王韵壹先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企业设计系统化构建解决方案,可以从商业模式重构、组织能力升级、资源整合创新三大维度切入,结合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 2025.04.16
企业设计:流程再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术刀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数字化转型从流程再造开始的原因在于,流程是企业的核心骨架,直接影响效率、协作和数据质量。以下是关键原因及其逻辑:1.
作者:王韵壹详情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2025.04.14
中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完美的战略计划 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 盛战企服公司董事 王韵壹 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不仅必要,甚至可能成为其生存与突破的核心竞争力。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战略设计并非长篇
作者:王韵壹详情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 2025.04.14
企业设计重塑五大资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新范式作者:企业设计权威导师盛战企服公司董事王韵壹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价值创造已从单一维度竞争转变为系统化资本管理能力的较量。传统依赖财务杠杆驱动的增长
作者:王韵壹详情
版权声明:
本网刊登/转载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或来源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网不对其真伪性负责。
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其他媒体,本网转载此文只是为 网友免费提供更多的知识或资讯,传播管理/培训经验,不是直接以赢利为目的,版权归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权方面问题或是本网相关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将进行整理。
- 1引进非酒类商品之前的 17
- 2网络营销惊喜无限源于 22
- 3清扬《无懈可击之美女 21
- 4中华牙膏“相约星期兔 14
- 5解读旅游微博营销 11
- 6资生堂网络营销之恋 11
- 7杰士邦日全食营销,雷 14
- 8兰蔻小黑瓶掀起全球基 16
- 9微博营销,微力炸弹震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