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压缩--降本增效

  培训讲师:张进忠

讲师背景:
张进忠老师档案头衔l中国生产力培训中心特聘讲师l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学院特聘讲师l中国设备管理培训中心特聘讲师l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特聘讲师l多家培训机构的签约老师专业资格:l中国企业教育百强培训师l精益生产项目总监、现代设备管理专家l中国精益生 详细>>

张进忠
    课程咨询电话:

成本压缩--降本增效详细内容

成本压缩--降本增效
 

培训单元

培训内容

**单元 企业管理的六大要素和六大目标


分组讨论: 1、 不看课件,请说出你知道的降低成本的方法、提升效率的方法?

2、目前我们都使用了那些方法

◆企业发展的核心

◆现场管理的六大要素

◆现场管理的六大指标

◆传统降本的方法和介绍

■ 案例探讨(丰田的CCC21)

第二单元 传统的成本浪费的消除。

◆ 降本增效

◆ 成本会计

◆ 劳动定额?

■ 传统降本探讨(会计能否真的做到降低成本?)

第三单元 企业盈利模式与现场浪费消除   

◆企业管理的各种赢利模式

◆现场管理之制造过多的浪费

◆现场管理之库存的浪费

◆安全库存与经济订购量

◆现场管理之搬运的浪费

◆现场管理之等待的浪费

◆现场管理之动作的浪费

◆现场管理之加工的浪费

◆现场管理之不良修理的浪费

◆现场管理之管理人员的浪费

◆消除浪费的方法

视频:他们的现场需要哪些改善

■ 实例演练

第四单元 质量管理与降低成本

◆ 质量管理的目标——零缺陷

◆ 质量管理的七大工具

◆ 出现品质异常如何处理

◆ 质量管理的工具QCC

◆ 品质成本管理

◆ 生产过程品质如何来控制

◆ 品质管理的六个三认识

◆ 设计质量与成本关系图

◆ 质量管理的核心CDC作业规程

◆ 质量改善的工具Poke-Yoke

◆ 质量管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 SPC

■讨论: 谁负责质量问题?

第五单元 降本新思路IE与VE

◆ 流程优化与工数平衡◆

◆建立并应用生产工序标准化

◆ 认识和区分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作业

◆ 产距时间、作业顺序、在制品的标准化

◆ 如何实现多工序操作

◆少人化与多技能员工

◆一人多机与一人多工序

◆ 多能工培养要点和技

◆实现生产线平衡效率大化

◆ 降低成本的好境界——价值工程

◆ 价值工程的发展过程

◆ 价值工程的核心

■ 案例讨论

第六单元 现场5S深化与降本增效

◆做好时间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控制

◆改变企业的日常习惯 ◆质量成本控制  

◆库存量的降低       ◆库存成本的控制与削减

◆ABC库存分类与管理重点

◆减少材料的在线库存量◆库存周转率的计算

◆降低人工成本       ◆发掘潜在的过剩人员

◆无益工作的剔除     ◆缩短交货期

◆采购成本的控制与削减◆准时制采购

◆研发成本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把多余的制度丢进垃圾桶◆全员参与

 ■经验交流与实务问题讨论

第七单元 现场改善与降本增效

◆改善的认识

◆改善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改善的误区     ◆改善成功的两个必要承诺

◆现场IE改善应用

◆现场改善的三现原则◆现场改善的安全、品质、效率关系

◆现场改善的原则 ◆二小时工作法

◆正确使用改善工具ECRS

◆改善的八字诀

◆建立并应用生产工序标准化

◆认识和区分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作业

◆产距时间、作业顺序、在制品的标准化

■经验交流与实务问题讨论

第八单元 现场设备管理与成本降低

◆ 设备的可动率和运转率

◆TPM-全员设备保养体制活动开展

◆实现“零”切换的操作要领和技巧

◆TPM的二大基础和三大思想

◆ TPM的八大支柱

◆ 设备管理的预防思想

◆ 认识工序设备的真实效率OEE

◆ OEE的理解和计算练习

◆ OEE MTBF&MTTR

◆ 实现“零”切换的必要性

◆ RCM

■TPM实例演练

第九单元 柔性生产与效率提升

◆ 柔性生产

◆ 单元生产

◆ 单件流

◆ LT提升

■ 实例演练

第十单元 快速切换与效率提升

◆ SMED的意义

◆ 快速切换与切换中的时间浪费分析

◆ SMED的原理及应用

◆ SMED的改进策略

◆ SMED八步法

■ 实例演练

第十一单元 目视化与效率提升

◆ VMS系统

◆ 飞机场的目视系统

◆ 目视管理的分类

◆ 目视管理的案例

◆ 目视管理如何提升效率

◆ 目视化管理的12种工具

◆ 彻底目视化管理实施的方法

◆ 看板在不同场合的作用

思考题:想想我们现场有哪些改善

视频:他们的现场需要哪些改善

■ 实例演练

第十二单元 管理技能提升与增效(节选第三天)

◆ 事务部门的效率提升

◆ 部门协作流程

◆ 管理技能提升

◆ TWI——一线督导员培训,如何快速实现下属工作的成功

◆ 沟通与团队建设

◆ QC、SG精益生产小组构建,如何创造具有活性的小团队

◆ 时间管理

◆ ……

■ 案例讨论

 

张进忠老师的其它课程

TWI   09.25

TWI培训大纲【课程背景】:它因战时需要由美国制造业先驱们所创造,为二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又被丰田公司等日本企业创造性的运用并发挥到极致,让战后的日本奇迹般的崛起,最终使日本走向了经济强国之路。一套有灵性的技术转移和员工管理方法,一种“造物之前先育人”的哲学的完美体现!什么很多企业推行5S、TPM、精益生产、6sigma不到位?企业的经营者茫然而

 讲师:张进忠详情


现场改善   09.25

现场改善【课程大纲】一、现场管理概述1、现场管理的定义及对象2、现场管理的工具(5S、VMS、定置、Layout、IE)3、现场管理的六大要素4、现场管理的六大指标二、精益生产概论1、精益生产的由来2、精益思想3、精益思想的十二大原则4、精益案例分析三.、价值流程分析1、价值流的定义和意义2、解析价值流图——发现浪费3、绘制价值流的准备4、产品分析5、绘制价

 讲师:张进忠详情


新旧QC七大工具【课程大纲】一、课程导入1、QC手法的起源2、QC手法在问题解决中的地位与应用3、培训目标及要求4、问题提出与团队组建学员自我介绍/分组二、旧QC七大手法1、旧QC七大手法图形简述学员简述使用经验三、检查表概述1、何谓检查表2、引导学员回忆工作中使用该工具的情况3、检查表的类型4、检查表的作用四、检查表应用1、检查表的制作步骤与要点2、检查表

 讲师:张进忠详情


质量工具SPC培训【课程收益】1.了解控制图的选择方法2.了解控制图的作用3.了解数据收集与分组的原则4.分析控制图5.通过控制图的应用帮助了解过程能力【课程背景】统计过程控制(SPC)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

 讲师:张进忠详情


设备润滑管理   09.25

设备润滑管理【课程背景】60以上的设备故障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科学的润滑管理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更为实现设备的不解体维修提供了技术支持。搞好设备润滑已成为改善设备运行状态、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寿命的得力措施。本培训以润滑与不解体维修为核心内容,重点传授设备润滑管理与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员能够有效排除机械润滑和液压故障,以满足现代化装备对润滑管

 讲师:张进忠详情


设备预防性维修(三天)主讲:张进忠【培训内容】一、现代设备工程与企业维修工作(一)、维修的目的和意义1、现在设备管理2、现代维修学的形成3、设备的能力Cmk(二)、设备的综合效率OEE1、设备的六大LOSS2、设备综合效率的提升3、减少故障停机时间的方法(三)、设备寿命周期费用LCC1、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冰山效应2、降低设置阶段的LCC的实用经验和表格3、降

 讲师:张进忠详情


设备预防性维修技术【课程简介】作为工厂设备主管或生产主管,你是否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设备故障多,检修时间长,影响了正常生产;●有检修计划,因生产停不下来而不能执行;●设备部门每天在抢修设备故障,成为救火队;●维修不能及时,不能彻底,重复的故障多次发生,操作工缺乏培训,不遵守操作规程,甚至野蛮操作;●设备不清扫,不加油,损坏严重,急剧老化和恶化;●设备故障率

 讲师:张进忠详情


设备专业点检   09.25

设备点检培训大纲【培训内容】(一)弄清楚设备点检管理的基本知识1.点检管理与TPM的关系2.点检的十二个环节是点检活动的基本要求3.点检的种类及点检周期(二)正确认识设备点检维修制才能夯实设备管理的基础1.点检维修制的系统功能2.从点检管理工作描述的角度看七项管理重点工作的PDCA3.点检维修与计划预修制的关系4.点检制与巡检制的对比5.点检维修制与三级保养

 讲师:张进忠详情


精益战略执行   09.25

精益战略执行——LP项目高级顾问张进忠【课程背景】: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什么?获取最大利润,我们做到了吗?企业该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粗放的管理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利润?由粗放到精益之路企业该怎么切入?已经走上精益之路的企业为什么会感到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订单越来越小,品种越来越多,不断变更的订单,让我们不得不频繁的换线换模,本来计划好的交货期,

 讲师:张进忠详情


目视化管理培训1.目视管理的好处1.目视管理的日常应用2.没有目视易发生的问题3.目视管理的意义4.目视管理的效果2.目视管理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VMS2.VMS的颜色分类3.VMS的现场标识3.目视管理的分类1.颜色管理2.看板管理3.标识管理4.警示管理5.电子看板四、现场目视管理1.目视管理的出发点2.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3.目视管理的八大目的4.

 讲师:张进忠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