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研修班》(1-2天版)

  培训讲师:谈永道

讲师背景:
谈永道老师企业经营管理实战专家20多年企业经营管理实战经验复旦大学MBA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认证PMP华为流程管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曾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运营经理曾任:顺丰速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企发办总经理曾任:深圳可立克股份有限公司(上 详细>>

谈永道
    课程咨询电话:

《中国特色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研修班》(1-2天版)详细内容

《中国特色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研修班》(1-2天版)

中国特色的阿米巴经营模式

课程背景:
202年以来世界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前的极度深寒,外围经济环境完全可以用“大
萧条”形容,我们该如何寻找走出大萧条的出路?任正非的华为管理以及稻盛和夫阿米巴
经营已经成为时下中国企业学习的两大风口!我们认为国内企业应向稻盛和夫学习如何
在在大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我们希望通过学习阿米巴经营帮助找到一些适合本企业发
展的简单易行、标本兼治、系统缜密的经营管理模式。前三十年,中国企业从未停止向
外求经,最后发现我们太多重视管理而忽视了经营,经营和管理如何动态平衡?稻盛和
夫认为,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要培养和老板一样思考决策和行动的经营人才,希望
员工人人成为经营者!任正非认为,企业管理无非就是抓好客户、流程、绩效三件事,
希望员工人人成为奋斗者!
近几年,国内企业界在痛苦迷茫中不停寻找出路,有不少企业老板因从众心理导致
阿米巴阿米巴,出现了很多烂尾楼和半拉子工程,没有真正将阿米巴经营与科学管
理进行有效融合,无论在价值逻辑和实践落地层面均没有打通,形似而神不似,本课程
针对国内想学习或正导入阿米巴经营的企业量身定制、精心打造的课程,您在学习到稻
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同时,也可吸收华为经营管理体系精华,即所谓的中国特色


课程收益:

通过阿米巴系统构建让员工在公司平台上内部创业,人人成为经营者,老板与员工共同
驱动公司业绩成长!

通过阿米巴经营,构建以客户为中心、培养经营人才、以奋斗者为本的经营模式,建立
企业造血功能,帮助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

学习如何针对国内企业的实际特点在阿米巴系统中融入中国特色,吸收华为管理模式精
华,抓住经营管理的核心本质,将复杂管理简单化。

课程特点:

实战性:谈老师在华为和三家上市公司有多年中高层管理实战经验并完成了几十个经营
管理咨询项目,积累了大量客户现场实际案例。
● 实效性:多个成功企业真实而有用的案例在课堂上与学员分享,给学员启示。
● 实用性:多种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传授给学员,帮助学员提升团队管理能力。

实惠性:课程带给企业和学员的价值完全可以媲美并超越市场上的阿米巴课程以及学习
华为课程,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完全物超所值!

课程时间: 1-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中高层管理者及骨干员工
课程方式:训战结合、全程互动、案例丰富、现场实操
[pic]


课程大纲
一、阿米巴为何成为国内企业学习的风口
1. 国内企业当前的核心问题和出路
2. 认识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及其阿米巴经营
3.阿米巴经营的目的以及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视频分享:稻盛和夫解释阿米巴的真义
阿米巴为何需要加入中国特色?
5.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基本构造与运行逻辑
二、以客户与战略为导向的组织设计
1. 以战略与客户为导向开展组织设计
2. 学习华为从战略到执行框架体系
3. 责权利对等机制如何才算落地?
4. 部门存在的价值在于找准定位
5.阿米巴组织VS职能型VS流程型组织
6.阿米巴组织划分的前提与顺序
7. 人体仿生学角度设计组织
8. 案例分享:华为铁三角深度解剖
9. 各行业阿米巴组织划分案例
练习1:构建本企业的阿米巴组织架构图
三、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内部交易系统
1.阿米巴内部交易与定价的基本原则
2.阿米巴内部交易的意义
3. 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区别
4. 内部交易结构图模型
5. 内部交易定价的原则与方法
6.阿米巴内部交易价格体系模型
7. 各行业阿米巴内部交易构造图
四、构造小学生也看得懂的经营会计报表
1.阿米巴经营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 稻盛和夫洞察人性的会计七原则
3.阿米巴经营会计报表的数据结构
4. 经营会计报表将复杂管理问题简单化
五、经营分析及业绩改善体系构建
1. 建立阿米巴经营的PDCA循环
2. 年度经营计划与月度经营计划
3. 基于经营会计报表的业绩分析
4. 以经营结果为导向的指标体系设计
5. 如何有效开展月度经营分析
6. 华为经营的1表1报1会
六、经营哲学与阿米巴绩效激励
1. 企业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2. 企业经营哲学的核心内容
3.阿米巴经营哲学落地体系
4. 绩效的含义与绩效管理本质
5.阿米巴组织绩效评价标准
6. 基于组织评价的个人评价
7. 华为以奋斗者为本的绩效激励
七、如何在企业中推行阿米巴经营
1.阿米巴经营推行成功的基本原则
2.阿米巴经营本土化落地推行步骤
3.阿米巴经营推行的常见误区

 

谈永道老师的其它课程

对标华为DSTE—构建卓越战略管理能力体系课程背景:华为为何能成为中国企业的第一名片?华为二十万人为何没有成为乌合之众?华为”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依靠什么体系落地?华为如何做到先略后战?华为向西方学习,结果比西方还西方,华为从战略到执行体系的构建经过了漫长的学习、模仿、创新,从复杂到简单的背后,华为的哪些经验可以值得国内企业学习?随着客户需求越来越高,市场竞

 讲师:谈永道详情


学习华为三宝——中小企业成长的秘诀课程背景:2019年以来世界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前的极度深寒!华为因为美国的背书开始迅速登顶世界,华为今年33岁,竞争对手的平均年龄是108岁,华为作为一个普通民企,从两万多元的起家,他的成长过程和我们中小企业何其相识,华为三十年发展到高峰有8000多亿年销售额,3000多万倍增长,是什么在维系着20万虎狼之师不断奋斗且硕

 讲师:谈永道详情


如何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快速转身课程背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企业间竞争主要是人才机制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各级干部的能力!如何倍速培养人才,如何将士兵训练成将军是所有企业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是从技术骨干出身,但是我们见过太多公司缺乏有效的机制帮助技术人员转变管理人员,导致技术人员无法成功转型为管理者,既浪费了技术人才又没

 讲师:谈永道详情


对标华为-打造卓越项目管理能力体系课程背景: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客户的要求似乎越来越苛刻,市场机会窗口似乎也越来越短,很多企业协同作战能力水平跟不上企业业务扩张的需要,同时内部效率提升乏力,企业竞争力受到很大局限,如何通过项目管理实现跨部门高效协同应对外部市场机会并通过项目经营为公司打更多现在和未来的粮食是很多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华为多年成功管理实践的背后明

 讲师:谈永道详情


领导力与执行力心手合一训战班课程背景:我们所处时是VUCA+BANI双标签时代,如何活下去、活得久并活得好是任何企业均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外围市场生态环境越来越VUCA的同时,我们内部员工越来越焦虑,过去的成功经验已经不能直接套用,很多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公司的业务冲锋口变得似乎不太清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哪里?原来的业务主战场是强攻、顽守

 讲师:谈永道详情


向经营复盘与经营分析要利润课程背景: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经历了多年学习和成长,抓经营管理效果却千差万别,有些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非常复杂,其实,优秀企业最佳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想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就需要用内部管理动作的确定性来应对,而且企业完全可以用“傻、呆、简”的方式产生更好的经营结果,掌握方向与节奏即可抓好经营,而把握节奏必须抓住经营过程的关键动作—

 讲师:谈永道详情


对标华为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机制课程背景:VUCA时代,如何活下去,活得久并活得好是每个企业必须长期思考的话题,我们如何持续提升组织能力才能不断抓住市场机会?为何有些企业做大过程中出现内耗,内卷?为何走出创业期后企业内部效率逐步降低,为何组织逐渐失去活力?企业的长期以来构建起来的良好的品牌和口碑究竟靠什么维持?组织能力提升的究竟靠什么破局和突围?对标华

 讲师:谈永道详情


从技术走向管理—研发经理领导力与执行力课程背景VUCA时代,企业组织能力能否有效匹配市场机会是决定企业能否长期有效发展的关键,组织能力最终要归结到干部能力之上,重视培育各级干部的能力,将士兵快速训练成将军是所有企业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大多数企业的研发管理人员是从技术骨干出身,但是我们见过太多公司缺乏有效的办法和机制帮助技术人员转变为管理人员,导致技术人员无法

 讲师:谈永道详情


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体系进阶之路课程背景:VUCA+BANI双标签时代,企业只有持续不断构建组织能力并有效匹配市场商业机会才能长期有效增长,企业走过创业期后面临的就是如何快速稳定发展的问题,如何活下去、活得久并活得好是每个企业发展中的必然思考!华为作为中国企业的一张靓丽名片,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管理体系不断变革才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规模化的公司,华为任总认为“

 讲师:谈永道详情


研发制胜—集成产品开发IPD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背景:面对互联网+等业务模式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客户的要求似乎越来越苛刻,但是企业转型升级似乎难以跨越千沟万壑,市场机会窗口似乎越来越短,研发究竟是一场杀伐决断的豪赌还是深不见底的吞金黑洞?我们能否忍受新品上市前的百般孤独?研发管理如何为公司打现在和未来的粮食?很多企业感叹研发人员越有本事越难管,

 讲师:谈永道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