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质量经理的质量管理

  培训讲师:​樊铸

讲师背景:
樊铸老师工商管理硕士、生产管理高级咨询师、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精细化主讲老师、杭州市经济管理培训中心讲师、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株)MIC-J生产性研究所丰田利润模式研修中心认证讲师、江苏省经信委“万企升级”精益生产管理主 详细>>

​樊铸
    课程咨询电话:

非质量经理的质量管理详细内容

非质量经理的质量管理

课程背景

“市场如水,企业如舟,质量像舵,人是舵手”,企业要发展,质量必须先行。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必须首先要有一个好舵,还要一个好的舵手进行操控,保证企业之舟能够行驶的又快又稳。

在现代社会中,质量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要素,没有其它因素能像质量一样对战略和运营层面有着如此重大的影响。

一个公司的质量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看总掌舵人-----最高管理者重视不重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课程特点

剖析企业非质量经理的质量意识;

为优化部门流程与作业标准提供科学的路径,帮助部门主管提升工作效益;

如何排除工作现场浪费和异常,厘清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质量工具及手法如何落地生根;

 

课程重点

如何优化部门运营流程,运用系统、规范的质量控制与预防机制和方法,有效管理部门的质量、

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源,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提案改善机制建立,有效推进提案改善活动开展,激发员工改善参与度。

员工质量意识提升及人“财”育成机制建设。

 

 课程推荐:

 阐述非质量经理的质量管理的操作精髓;

 分析非质量经理的质量管理经典案例;

 掌握非质量经理的质量管理的技能提升方法;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质量”的理解

1、何谓“大质量”?

2、“质量”的再认识;

3、关注产品质量与持续改善的“大质量”意义;

4、管理中的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方向

5、管理中的非质量经理的质量管理

6、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差距管理与改善循环;

7、打造持续改进的企业质量文化

 

第二部分 质量的基石——流程化与标准化

1、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为何采用ISO9000

2、企业流程化管理的过去、今天与未来

3、流程的特性(管理的要求)

4、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之流程方法

5、构建企业标准化体系

案例:管理流程优化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部分:过程与过程质量控制

1、 过程与过程质量;

2、过程质量控制的原理;

3、如何有效实施过程质量控制;

4、作业标准化与标准化作业

5、质量检验的有效性。

案例1:“质量计划”制订与实施

案例2:作业标准制订与实施

 

第四部分:质量分析与改善

1、管理者的七大能力;

2、如何发现问题——三现原则

3、如何分析问题:5W分析法

4、如何有效运用质量统计技术?

5、产品质量经济性分析

6、让员工“动”起来——建立全员提案改善机制

7、全员质量意识提升——人“财”育成机制建设

案例1:质量统计数据运用

案例2:质量改善案例分析

案例3:QC小组活动开展

 

第五部分 总结与回顾

课堂互动

 

【讲师介绍】

樊 铸 老师

工商管理硕士、生产管理高级咨询师;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精细化讲师;

杭州市经济管理培训中心讲师;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株)MIC-J生产性研究所丰田利润模式研修中心认证讲师;

浙江省经信委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

江苏省经信委“万企升级”精益生产管理主导专家;

南京市经信委“中小企业管理提升”专家团特聘专家。

长期担任国企、合资、外资企业生产运营高层管理职位,曾在日系Ferro Tec(磁性流体技术)公司任:品质保证部长、制造部长、事业部长等职。兼任多个大学和机构的讲师、研究员,具有深厚扎实的技术和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十余年生产运营管理咨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精通企业生产/制造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多个行业协会和数百家企业提供生产运营、精益生产质量管理、薪酬绩效管理、制度管理和团队建设等咨询培训。

 

​樊铸老师的其它课程

培训大纲 一、合理化建议(全员提案改善)活动与精益生产管理1、QCC什么是合理化建议(全员提案改善)?2、合理化建议活动有什么意义?3、以合理化建议活动打造精益生产管理基石。二、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基础和前提1、管理人员要有问题意识;2、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3、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组织和流程4、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沃土-企业改善文化;5、合理化建议活动的保障-全员改善机

 讲师:​樊铸详情


课程大纲【课程背景】物联网让智能自由的流淌;移动互联网让智能无处不在;大数据蕴藏无限的智能;云计算使智能快速反应;人和机器人的智能的协同……,智能制造可以构造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生产模式、新的运营模式、新的决策模式。智能制造肯定是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的突破口之一。在工业4.0概念的影响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确立了我国工业4.0的发展

 讲师:​樊铸详情


精益生产培训系列课程课程大纲一【课程背景】“精益生产”源自丰田生产方式(TPS),其基本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坚持持续改善,通过彻底消除浪费、波动和僵化,追求产品制造的合理性以及品质至上的成本节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效、最灵活、最具竞争力的生产方式之一。在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升等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尝试推行精益生产,希望运用精

 讲师:​樊铸详情


课程大纲一【课程背景】精益管理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理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它源于生产领域,目前已经延伸到企业管理的层层面面,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思想,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盛行。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任何公司都存在一个事实上的管理系统,一个好的管理系统,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讲师:​樊铸详情


【背景】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关企业经营的成败,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班组就像人体上的一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班组中的领导者

 讲师:​樊铸详情


一【课程目的】生产能力是制订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如何做到生产任务(计划)与生产能力相平衡是生产能力管理的重要任务。通过本次培训,使参训学员理解生产能力的概念、种类及度量方法;掌握生产能力的测算方法及应用。二【培训需求】(一)生产能力的定义(二)生产能力的分类(三)生产能力测算的操作方法(四)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五)生产能力测算应用(六)生产能力调节因素三【课

 讲师:​樊铸详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