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

  音像名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

  作者:中华医学会

  出版公司:人民军医出版社

  市场价格:129元

  本站特价:129

  包含盘数:287页

  赠送积分:129 积分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

产品介绍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系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全国著名专家集体编写的权威性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分危重病人监测技术、诊断和治疗技术、危重病人的院内和院外转运等部分。每部分又根据不同的器官或系统、临床应用等分为不同章节,包括了ICU临床工作中大部分常用的技术操作。对每项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程序及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本着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对ICU的临床技术操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
第一篇危重病人监测技术
第1章循环系统监测
第一节心电监测
第二节动脉压监测
一、无创伤性测量法
二、有创伤性测量法
第三节中心静脉穿刺术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
二、颈内静脉穿刺术
三、股静脉穿刺术
四、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术
第四节中心静脉压监测
第五节肺动脉漂浮导管的应用
一、主要适应证与禁忌证
二、置管方法
三、常见并发症
四、参数的测量
五、注意事项
第六节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七节NICO无创心输出量监测
第八节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九节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第十节氧代谢的监测
第十一节胃肠黏膜内pH(pHi)监测
一、手工法
二、自动法
第十二节P(g-a)CO2与P(g-ET)CO2监测
第十三节舌下PCO2监测(PsICO2)

第2章呼吸系统监测
第一节气道压力
第二节气道阻力
第三节顺应性
第四节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第五节气道闭合压
第六节呼吸力学曲线与呼吸环
一、流速、压力、容积波形的监测
二、呼吸环的监测
第七节呼吸功监测
第八节呼气末CO2监测技术
第九节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第十节血气分析
第十一节床边胸片
第十二节胸部CT
第十三节膈肌功能测定

第3章神经系统监测
第一节颅内压监测
第二节脑血流监测
第三节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监测
第四节肌电图(EMG)监测
第五节神经-肌肉传递功能(NMT)监测
一、四次成串刺激
二、临床估测法
第六节脑电图监测
第七节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
第八节诱发电位监测
第九节脑死亡判定方法

第4章胃肠功能监测
第一节胃肠动力监测
第二节胃液PH监测
第三节腹腔压力监测

第5章出凝血功能监测
第一节试管法全凝血时间
第二节活化凝血时间
第三节血栓弹力图

第6章泌尿系统监测
第一节内生肌酐清除率
第二节单位时间尿量监测
第三节尿比重监测
第四节尿钠排泄分数
第五节自由水清除率
第六节肾衰指数

第7章内分泌与代谢功能的监测
第一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诊断
第二节代谢功能监测
静息能量监测
第三节血糖监测
第四节氮平衡监测
第五节皮褶厚度测量
第六节葡萄糖耐量试验
第七节脂肪廓清试验
第八节握力测量

第8章体温监测
第一节深部或中心体温监测
第二节外周或末梢温度监测

第二篇诊断和治疗技术
第9章循环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第一节心包穿刺术
第二节主动脉球囊反搏
第三节心脏电转复及除颤术
第四节体外起搏
第五节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术
第六节胸外心脏按压
第七节开胸直视心脏复苏术
第八节心室辅助装置
第九节间歇加压装置
第十节PICC置管技术

第10章呼吸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第一节氧气疗法
第二节人工气道的建立
一、口咽/鼻咽通气道
二、喉罩
三、食管一气道联合导管
四、环甲膜穿刺术
五、经口气管插管术
六、经鼻气管插管术
七、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
八、气管切开造口术
九、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
第三节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第四节无创机械通气
第五节有创机械通气
第六节机械通气撤离
第七节俯卧位通气
第八节高频震荡通气
第九节体外膜肺氧合
第十节体内膜氧合技术
第十一节体外气体交换技术
第十二节气溶胶吸人技术
第十三节支气管灌洗术
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术
第五节胸腔穿刺术
第十六节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十七节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
第十八节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
第十九节吸入一氧化氮技术
第二十节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的管理
一、气管插管位置确认技术操作
……

第三篇危重患者的院内和院外转运
第1章循环系统监测
第一节心电监测
心电监护是监护室最基本的床边监测项目,其目的主要是连续测量心率、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现代监护系统均引入了计算机辅助监测功能,可以对过去一段时间所收集记录的心电信息进行动态回顾和趋势分析,其功能已经接近传统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质量和准确度。
【适应证】
1.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常规监测。
2.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潜在高危因素的病人。
3.围手术期监护,包括麻醉及其复苏阶段。
4.心导管室进行的各种介入检查和治疗。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监护系统常用监护系统有五电极和三电极系统,主要由中心监护仪和床边监护仪及电极系统组成。五电极系统由一个胸前电极和4个肢体导联组成,其中胸前电极为棕色,左、右臂分别为黑色和白色,左、右腿分别为红色和绿色;三电极系统由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和一个第三电极组成。
2.监护导联的命名方法五电极监护系统肢体导联命名方法与常规心电图完全一致,分别为Ⅰ、Ⅱ、Ⅲ、aVR、aVL和aVF;胸前导联为“改良的胸前导联”(modifiedchestlead,MCL),分别命名为MCLl(V1)、MCL2(V2)、MCL5(V5)等。CJ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
 教育医疗

相似教材

人才招聘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隐私保护 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登陆帮助 友情链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WWW.QG68.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资源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