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税业务手册
音像名称:新地税业务手册
作者:
出版公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市场价格:490元
本站特价:490元
包含盘数:2册
赠送积分:490 积分
产品介绍
内容简介:
税收是世界各国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我国,政府一方面要履行公共职能,另一方面又要从事经济建设,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95%以上都是来源于税收收入,所以如果将政府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税收就是这个有机体得以生存的"血液"。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一时也难以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因而,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例如:利率,从理论上说应是调节货币供给和需求的最有效的经济杠杆,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实行计划性官方利率,这种利率既不反映资金的需求也不反映资金的供给,使利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我国,税收已从理论上成为组织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和重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杠杆,这样税收成了促进我国经济良性运行的首选经济杠杆。由于税收的刚性,对我国政府来说税收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从而它在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高达两位数的通胀,以及90年代中后期的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及时实行相应的税收政策,对熨平经济波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细目录:
第一篇 税收制度概论 第一章 税制概述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概念与要素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分类 第三节 税制结构模式 第二章 我国现行税制 第一节 税种设置 第二节 我国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税收立法 第四节 涉外税收 第五节 加入WTO后我国的税制改革 第三章 外国税制结构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税制结构 第二节 主要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第二篇 我国涉税组织机构的职能范围第一章 分税制下收入级次的划分及征收管理 第一节 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第二节 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第二章 我国涉税组织机构的设置 第一节 财政部 第二节 以国家税务总局为核心的税务系统 第三节 海关总署 第四节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第三篇 地方税种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章 增值税 第一节 增值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增值税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第三节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第二章 营业税 第一节 营业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营业税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第三节 营业税的征收管理 第三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第三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六章 资源税 第一节 资源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资源税的计算 第三节 资源税的征收管理 第七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八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 第一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 第九章 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 第一节 房产税 第二节 城市房地产税第四篇 地税征管实务 第一章 征管程序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二节 初始申报与纳税核定 第三节 纳税申报 第四节 税款征收 第五节 缓缴、减免、退税款 第六节 发票管理 第七节 纳税资料的保管 第二章 金税工程 第一节 金税工程概述 第二节 金税工程系统的构成 第三节 金税工程的实际效用分析 第三章 税收征管模式 第一节 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的类型 第二节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模式 第四章 新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比较及分析第五篇 税务代理 第一章 税务代理概述 第一节 税务代理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税务代理的特性与原则 第三节 税务代理的作用 第二章 税务代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税务代理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我国税务代理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 第三章 注册税务师与税务师事务所 第一节 注册税务师资格的取得 第二节 税务师事务所 第四章 税务代理的范围与形式 第一节 税务代理的范围 第二节 税务代理的形式 第五章 税务代理的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税务代理的法律关系 第二节 税务代理的法律责任第六篇 税务筹划 第一章 税收筹划 第一节 立法环节税收筹划 第二节 征管环节税收筹划 第二章 纳税筹划概述第一节 纳税筹划概述及构成第二节 第二节 避税筹划概述 第三节 避税筹划方法 第四节 节税筹划概述 第五节 节税筹划方法 第六节 转嫁筹划概述 第七节 转嫁筹划方法 第三章 分税种避税筹划案例 第一节 增值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二节 营业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四章 分税种节税筹划案例 第一节 增值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二节 营业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五章 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一节 利用供求弹性进行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二节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三节 不同商品成本形态下的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四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影响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五节 分税种的税负转嫁筹划案例第七篇 地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章 增值税纳税技巧 第一节 增值税简介 第二节 增值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第二章 营业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营业税简介 第二节 营业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第三章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简介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简介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简介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六章 资源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资源税的简介 第二节 资源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资源税的会计处理第七章 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土地使用税的简介 第二节 土地使用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土地使用税的会计处理 第八章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土地增值税的简介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第九章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耕地占用税的简介 第二节 耕地占用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第十章 房产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房产税的简介 第二节 房产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房产税的会计处理 第十一章 车船使用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车船使用税的简介 第二节 车船使用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车船使用税的会计处理 第十二章 印花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印花税的简介 第二节 印花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简介 第二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会计处理 第十四章 其他地方税种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屠宰税的纳税技巧 第二节 筵席税的纳税技巧 第三节 契税的纳税技巧 第四节 教育费附加的缴费技巧第八篇 地税所涉及的主要行业的纳税技巧第一章 工业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工业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工业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二章 商品流通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商品流通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商品流通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三章 交通运输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交通运输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交通运输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四章 建筑安装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建筑安装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建筑安装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五章 邮电通信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邮电通信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邮电通信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六章 金融保险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金融保险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金融保险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七章 服务性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服务性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服务性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八章 文、教事业单位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文、教事业单位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文、教事业单位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九章 房地产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十章 三资企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三资企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三资企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第九篇 地税主要税种的纳税检查 第一章 增值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增值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增值税的纳税检查 第二章 营业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营业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营业税的纳税检查 第三章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第五章 资源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资源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资源税的纳税检查 第六章 其他地税税种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印花税的纳税检查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检查 第三节 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检查 第四节 车船使用税的纳税检查 第五节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检查 第六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检查 第七节 房产税的纳税检查 第八节 契税的纳税检查 第九节 农业特产税的纳税检查第十篇 税务司法--复议、诉讼与处罚 第一章 税务行政复议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复议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与受案范围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参加人 第四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 税务行政诉讼 第一节 税务行政诉讼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第三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应诉 第四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 第五节 税务行政诉讼判决、裁定的履行和执行 第三章 税务行政赔偿 第一节 税务行政赔偿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 第三节 税务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四章 税务行政处罚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处罚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适用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 第四节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第五章 税收相关犯罪及刑罚第一节 偷税罪 第二节 抗税罪 第三节 虚开增值税、骗税专用发票罪 第四节 逃避追缴欠税罪 第五节 骗取出口退税罪 第六节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第七节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第八节 其他犯罪第十一篇 地税主要税收优惠 第一章 税收优惠概论 第一节 税收优惠的概念 第二节 税收优惠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税收优惠的管理 第四节 我国税收优惠的改革与完善 第二章 三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第一节 所得税的主要优惠政策 第二节 其他税种的优惠政策第三章 地税的区域性及行业性税收优惠政策第一节 地税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节 地税的行业性税收优惠政策
[图书摘录]:
前 言税收是世界各国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我国,政府一方面要履行公共职能,另一方面又要从事经济建设,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95%以上都是来源于税收收入,所以如果将政府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税收就是这个有机体得以生存的"血液"。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一时也难以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因而,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例如:利率,从理论上说应是调节货币供给和需求的最有效的经济杠杆,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实行计划性官方利率,这种利率既不反映资金的需求也不反映资金的供给,使利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我国,税收已从理论上成为组织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和重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杠杆,这样税收成了促进我国经济良性运行的首选经济杠杆。由于税收的刚性,对我国政府来说税收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从而它在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高达两位数的通胀,以及90年代中后期的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及时实行相应的税收政策,对熨平经济波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在不断加强,WTO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使我国更进一步地融入国际社会,使中国可以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加入WTO使我国能享受WTO成员国贸易自由化的权利,但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入世对我国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更多地要考虑与国际惯例接轨。所以,融入国际社会和入世面临冲击最大的还是政府。我国政府要全面清理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使之符合国际社会的要求,税收政策更不例外。
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加入WTO,要求我国在税收方面做到:
1.税收政策国际化。我国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受到国际社会的制约,要协调好与相关国家的税收制度,尽量缩小或消除与其他国家间的差异,一国税收政策的制定也只能享有相对独立权。
2.税收原则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国税收原则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严格遵守国际条约的原则;(2)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3)保持财政主权和税收主权的原则;(4)税负公平原则,即税收"国民待遇"原则;(5)税收效率原则。
3. 税制结构国际化。一个科学的税制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条件:(1)税种精简;(2)税率档次精简,边际税率适中;(3)税收优惠政策应主要以产业结构为标准实施,而不应以所有制性质来确定;(4)各个税种的基本要素应基本一致,特别是一些世界性的税种,如社会保障税、所得税和增值税。
4.税收征管国际化。征收管理现代化,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征管效率要高;实现税收信息高度集中处理和广泛共享,有效防止国际避税,加强国际税收联系。
如果说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客观必然,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又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那么主权国在一定条件下权力的让渡就是一种必然。国家主权能动性的削弱,是每一个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税收管辖权的弱化不是国家主权的削弱,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强化。没有独立的主权,就无所谓国家间的经济往来与经济全球化。因而,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一体化,我国的税制改革也必然朝着国际化这个方向发展。
另外,WTO的有关涉税条款对我国税制改革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WTO有关涉税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原则,透明度原则,可预见原则,例外原则。
尽管我国在1994年对税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建立了以分税制为主的财税体制,税收征管方面也是以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为主导分别对各自所属的税种加以征收管理,税收体系也基本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入世,我国现行税制仍需进一步改革完善。分税制实行后,在我国建立了两套征税体系,即:国税局负责征收国税和共享税,地税局负责征收地税。但是分税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征管领域问题表现突出。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我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适应经济一体化和入世后对我国税收工作所提出的要求。
正是基于对经济和税收关系的一些基本认识,我们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写了这本《新地税业务手册》,以便能更好地在依法治税的基础上理顺经济与税收的关系,使经济和税收两者相得益彰。
本书共十一篇,其大致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篇主要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对世界上一些典型国家的税制结构也做了简单介绍。
第二篇主要介绍我国现行涉税政府组织机构,以便纳税人了解我国政府涉税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第三篇详尽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税制、税种,这对征纳双方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篇主要介绍征管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对我国新旧税收征收管理法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比较。
第五篇对我国税收代理业务及相关法规作了详尽的介绍。
第六篇主要针对征纳双方的税务筹划内容做了一些介绍。
第七篇介绍了地税纳税人的纳税技巧。
第八篇分行业介绍了地税纳税技巧。
第九篇介绍了地税稽查的方法。
第十篇介绍了税务法律知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税收领域更是如此,无论纳税人还是税务机关,要做到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就必须掌握涉税的有关法律。
第十一篇系统介绍了我国现行地税所涉及的优惠政策,以便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对号入座地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的分税制把增值税作为共享税,但地方政府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是中央政府通过税收返还的形式交与地方政府使用,因而本书把增值税也纳入本书的分析之列。
本书指导思想是努力立足于实用性,希望能为广大地税系统工作人员和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参考,以便形成良好的征纳关系,使我国的依法治税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由于本书的编者水平所限,本书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税收是世界各国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我国,政府一方面要履行公共职能,另一方面又要从事经济建设,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95%以上都是来源于税收收入,所以如果将政府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税收就是这个有机体得以生存的"血液"。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一时也难以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因而,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例如:利率,从理论上说应是调节货币供给和需求的最有效的经济杠杆,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实行计划性官方利率,这种利率既不反映资金的需求也不反映资金的供给,使利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我国,税收已从理论上成为组织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和重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杠杆,这样税收成了促进我国经济良性运行的首选经济杠杆。由于税收的刚性,对我国政府来说税收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从而它在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高达两位数的通胀,以及90年代中后期的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及时实行相应的税收政策,对熨平经济波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细目录:
第一篇 税收制度概论 第一章 税制概述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概念与要素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分类 第三节 税制结构模式 第二章 我国现行税制 第一节 税种设置 第二节 我国现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税收立法 第四节 涉外税收 第五节 加入WTO后我国的税制改革 第三章 外国税制结构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税制结构 第二节 主要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第二篇 我国涉税组织机构的职能范围第一章 分税制下收入级次的划分及征收管理 第一节 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第二节 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第二章 我国涉税组织机构的设置 第一节 财政部 第二节 以国家税务总局为核心的税务系统 第三节 海关总署 第四节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第三篇 地方税种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章 增值税 第一节 增值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增值税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第三节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第二章 营业税 第一节 营业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营业税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第三节 营业税的征收管理 第三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第三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实例分析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六章 资源税 第一节 资源税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资源税的计算 第三节 资源税的征收管理 第七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 第八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 第一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 第九章 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 第一节 房产税 第二节 城市房地产税第四篇 地税征管实务 第一章 征管程序 第一节 税务登记 第二节 初始申报与纳税核定 第三节 纳税申报 第四节 税款征收 第五节 缓缴、减免、退税款 第六节 发票管理 第七节 纳税资料的保管 第二章 金税工程 第一节 金税工程概述 第二节 金税工程系统的构成 第三节 金税工程的实际效用分析 第三章 税收征管模式 第一节 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的类型 第二节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我国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模式 第四章 新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比较及分析第五篇 税务代理 第一章 税务代理概述 第一节 税务代理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税务代理的特性与原则 第三节 税务代理的作用 第二章 税务代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税务代理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我国税务代理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 第三章 注册税务师与税务师事务所 第一节 注册税务师资格的取得 第二节 税务师事务所 第四章 税务代理的范围与形式 第一节 税务代理的范围 第二节 税务代理的形式 第五章 税务代理的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税务代理的法律关系 第二节 税务代理的法律责任第六篇 税务筹划 第一章 税收筹划 第一节 立法环节税收筹划 第二节 征管环节税收筹划 第二章 纳税筹划概述第一节 纳税筹划概述及构成第二节 第二节 避税筹划概述 第三节 避税筹划方法 第四节 节税筹划概述 第五节 节税筹划方法 第六节 转嫁筹划概述 第七节 转嫁筹划方法 第三章 分税种避税筹划案例 第一节 增值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二节 营业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避税筹划案例 第四章 分税种节税筹划案例 第一节 增值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二节 营业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四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节税筹划案例 第五章 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一节 利用供求弹性进行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二节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三节 不同商品成本形态下的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四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影响税负转嫁筹划案例 第五节 分税种的税负转嫁筹划案例第七篇 地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章 增值税纳税技巧 第一节 增值税简介 第二节 增值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第二章 营业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营业税简介 第二节 营业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第三章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简介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简介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简介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第六章 资源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资源税的简介 第二节 资源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资源税的会计处理第七章 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土地使用税的简介 第二节 土地使用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土地使用税的会计处理 第八章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土地增值税的简介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第九章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耕地占用税的简介 第二节 耕地占用税的计算与会计处理 第十章 房产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房产税的简介 第二节 房产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房产税的会计处理 第十一章 车船使用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车船使用税的简介 第二节 车船使用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车船使用税的会计处理 第十二章 印花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印花税的简介 第二节 印花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简介 第二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与纳税申报 第三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会计处理 第十四章 其他地方税种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屠宰税的纳税技巧 第二节 筵席税的纳税技巧 第三节 契税的纳税技巧 第四节 教育费附加的缴费技巧第八篇 地税所涉及的主要行业的纳税技巧第一章 工业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工业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工业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二章 商品流通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商品流通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商品流通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三章 交通运输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交通运输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交通运输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四章 建筑安装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建筑安装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建筑安装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五章 邮电通信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邮电通信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邮电通信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六章 金融保险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金融保险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金融保险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七章 服务性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服务性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服务性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八章 文、教事业单位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文、教事业单位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文、教事业单位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九章 房地产行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 第十章 三资企业的纳税技巧 第一节 三资企业所涉及的主要地税税种及规定 第二节 三资企业纳税的会计处理技巧第九篇 地税主要税种的纳税检查 第一章 增值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增值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增值税的纳税检查 第二章 营业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营业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营业税的纳税检查 第三章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检查 第五章 资源税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资源税的纳税一般规定 第二节 资源税的纳税检查 第六章 其他地税税种的纳税检查 第一节 印花税的纳税检查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检查 第三节 土地使用税的纳税检查 第四节 车船使用税的纳税检查 第五节 耕地占用税的纳税检查 第六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检查 第七节 房产税的纳税检查 第八节 契税的纳税检查 第九节 农业特产税的纳税检查第十篇 税务司法--复议、诉讼与处罚 第一章 税务行政复议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复议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与受案范围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参加人 第四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复议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 税务行政诉讼 第一节 税务行政诉讼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第三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应诉 第四节 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 第五节 税务行政诉讼判决、裁定的履行和执行 第三章 税务行政赔偿 第一节 税务行政赔偿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 第三节 税务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四章 税务行政处罚 第一节 税务行政处罚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适用 第三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 第四节 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第五节 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第五章 税收相关犯罪及刑罚第一节 偷税罪 第二节 抗税罪 第三节 虚开增值税、骗税专用发票罪 第四节 逃避追缴欠税罪 第五节 骗取出口退税罪 第六节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第七节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第八节 其他犯罪第十一篇 地税主要税收优惠 第一章 税收优惠概论 第一节 税收优惠的概念 第二节 税收优惠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税收优惠的管理 第四节 我国税收优惠的改革与完善 第二章 三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第一节 所得税的主要优惠政策 第二节 其他税种的优惠政策第三章 地税的区域性及行业性税收优惠政策第一节 地税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节 地税的行业性税收优惠政策
[图书摘录]:
前 言税收是世界各国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我国,政府一方面要履行公共职能,另一方面又要从事经济建设,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95%以上都是来源于税收收入,所以如果将政府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税收就是这个有机体得以生存的"血液"。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一时也难以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因而,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例如:利率,从理论上说应是调节货币供给和需求的最有效的经济杠杆,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实行计划性官方利率,这种利率既不反映资金的需求也不反映资金的供给,使利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我国,税收已从理论上成为组织政府财政收入的手段和重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杠杆,这样税收成了促进我国经济良性运行的首选经济杠杆。由于税收的刚性,对我国政府来说税收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从而它在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高达两位数的通胀,以及90年代中后期的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及时实行相应的税收政策,对熨平经济波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在不断加强,WTO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使我国更进一步地融入国际社会,使中国可以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加入WTO使我国能享受WTO成员国贸易自由化的权利,但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入世对我国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更多地要考虑与国际惯例接轨。所以,融入国际社会和入世面临冲击最大的还是政府。我国政府要全面清理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使之符合国际社会的要求,税收政策更不例外。
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加入WTO,要求我国在税收方面做到:
1.税收政策国际化。我国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受到国际社会的制约,要协调好与相关国家的税收制度,尽量缩小或消除与其他国家间的差异,一国税收政策的制定也只能享有相对独立权。
2.税收原则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国税收原则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严格遵守国际条约的原则;(2)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3)保持财政主权和税收主权的原则;(4)税负公平原则,即税收"国民待遇"原则;(5)税收效率原则。
3. 税制结构国际化。一个科学的税制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条件:(1)税种精简;(2)税率档次精简,边际税率适中;(3)税收优惠政策应主要以产业结构为标准实施,而不应以所有制性质来确定;(4)各个税种的基本要素应基本一致,特别是一些世界性的税种,如社会保障税、所得税和增值税。
4.税收征管国际化。征收管理现代化,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征管效率要高;实现税收信息高度集中处理和广泛共享,有效防止国际避税,加强国际税收联系。
如果说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一种客观必然,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又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那么主权国在一定条件下权力的让渡就是一种必然。国家主权能动性的削弱,是每一个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税收管辖权的弱化不是国家主权的削弱,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强化。没有独立的主权,就无所谓国家间的经济往来与经济全球化。因而,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一体化,我国的税制改革也必然朝着国际化这个方向发展。
另外,WTO的有关涉税条款对我国税制改革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WTO有关涉税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原则,透明度原则,可预见原则,例外原则。
尽管我国在1994年对税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建立了以分税制为主的财税体制,税收征管方面也是以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为主导分别对各自所属的税种加以征收管理,税收体系也基本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入世,我国现行税制仍需进一步改革完善。分税制实行后,在我国建立了两套征税体系,即:国税局负责征收国税和共享税,地税局负责征收地税。但是分税制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在征管领域问题表现突出。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我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适应经济一体化和入世后对我国税收工作所提出的要求。
正是基于对经济和税收关系的一些基本认识,我们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写了这本《新地税业务手册》,以便能更好地在依法治税的基础上理顺经济与税收的关系,使经济和税收两者相得益彰。
本书共十一篇,其大致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篇主要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对世界上一些典型国家的税制结构也做了简单介绍。
第二篇主要介绍我国现行涉税政府组织机构,以便纳税人了解我国政府涉税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第三篇详尽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税制、税种,这对征纳双方都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篇主要介绍征管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对我国新旧税收征收管理法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比较。
第五篇对我国税收代理业务及相关法规作了详尽的介绍。
第六篇主要针对征纳双方的税务筹划内容做了一些介绍。
第七篇介绍了地税纳税人的纳税技巧。
第八篇分行业介绍了地税纳税技巧。
第九篇介绍了地税稽查的方法。
第十篇介绍了税务法律知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税收领域更是如此,无论纳税人还是税务机关,要做到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就必须掌握涉税的有关法律。
第十一篇系统介绍了我国现行地税所涉及的优惠政策,以便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对号入座地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的分税制把增值税作为共享税,但地方政府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是中央政府通过税收返还的形式交与地方政府使用,因而本书把增值税也纳入本书的分析之列。
本书指导思想是努力立足于实用性,希望能为广大地税系统工作人员和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参考,以便形成良好的征纳关系,使我国的依法治税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由于本书的编者水平所限,本书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工具书,财税管理
相似教材
管理图书分类
专栏人物 更多
- [舒化鲁] 企业整体规范化管理的实施
- [舒化鲁] 管理授权与职业经理人阶层
- [舒化鲁] 企业内部的五种人
- [舒化鲁] 职业经理人的薪资该怎么定
- [舒化鲁] 成本控制,意识比方法重要
- [崔涛] 新产品如何才能“火”起来?
- [崔涛] 中国民族品牌奢侈化的“人造
- [崔涛] 农产品品牌化征程:一切从“
- [崔涛] 双品牌连锁魔式:“鬼”见愁
- [崔涛] 品牌第一课:将“爱”注入!